跳到主要內容區

光電工程學系

學系宗旨
世界光電科技蓬勃發展,我國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相關廠商積極投入,光電產業之產值已有快速成長的表現。因應光電產業科技人才之需求,本系奉教育部核准於本校設立。本系於2006年招收第一屆碩士班研究生,2010年招收第一屆學士班學生,以積極培養光電相關人才。
 
學系沿革
光電工程研究所成立於民國九十五年八月,以提供國內光電相關領域之優秀人士,並落實國家產業升級政策。在師生齊心打拼下,光電所漸具規模,得教育部之核准,於九十九年八月成立光電工程學系,招收大學部學生,向下扎根,培養優秀光電人才。學士班每年招收有志理工之大一新生46人;碩士班招收新生17人。
本系目前人員組成為主任1名、專任師資8人(教授3名、副教授2名、助理教授3名)材料系合聘教師3名、電機系合聘教師1名、助理2名。本系目前(2022)學生人數為碩士班37人、學士班188人。
 
學系特色

本系師資年輕且有教學熱忱,現階段以太陽光電、照明顯示與光電應用為發展重點,在太陽能領域表現卓越,是有興趣太陽能者的最佳選擇。同時維持廣度,包括光電元件技術、光電化學、有機光電、生醫光電及氫能技術與應用等研究亦有專精,積極培養光電相關人才,學生畢業後可立即投入新一代光電科技產業。

 
教學特色

光電乃一跨領域的學門,從基本材料、元件到系統,需要統合電子、電機、材料、化學、物理、生命科學等各研究領域的專長,本系考量國內各大院校光電所之現況及本校的整體發展,目前以太陽光電、照明顯示與光電應用兩方向為主軸。主要課程重點為光學、電學,及光與電同時相關的科學與應用。就讀本系過程中,可以選擇不同課程主題深入學習,包含半導體元件、太陽光電、太陽能轉換光電化學、有機光電、顯示技術、半導體光源、光纖通訊、雷射、各類光學等。

 
課程規劃
學士班須滿足通識相關規定及修滿四個學程,學分達128學分以上方得畢業(即修滿三個主修領域的學程(即一個主修)加一個副修學程,或四個主修領域的學程連同校核心課程學分,總計修習學分數達128以上)。
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學分為33學分,包含專業必修12學分與專業選修21學分。
 
儀器設備
現有專屬教學實驗室四間,共同儀器實驗室一間與研究實驗室八間。研究儀器包含:寬頻光譜雷射激發光源、分光光譜儀及偵測器、半導體分析儀、少數載子壽命儀、太陽能電池分析儀、變溫橢圓儀、顯微拉曼光譜儀、低溫(10K)冷卻系統、熱蒸鍍系統、氣氛控制手套箱、電化學阻抗頻譜分析儀、紫外光/可見光光譜儀、電化學工作站、原子層沉積系統、真流磁控濺鍍系統、氣相層析儀、低溫型燃料電池測試系統等。
 
研究特色
本系教師均為光電相關專業師資所組成的教學團隊,有著熱忱的教學態度,目前以太陽光電、照明顯示與光電應用為教學研究主軸方向,在能源科技領域表現卓越。同時維持廣度,如光觸媒氫能、智能化能源系統、AI、矽基半導體元件的模擬與製作、生醫光電、軟物質光材料、有機光電、光學模擬與應用皆有觸及。積極與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進行研究計畫和學術訪問,結合東臺灣貴儀中心、本校能源科技中心的設備,並具備完整的光電領域相關研究平台。
 
校友出路
本系畢業生就進修管道流暢,國內外有許多光電研究單位可供畢業生選擇,畢業生多能錄取台大、清大、成大、交大、中山、中央以及本系碩士班等入學資格。研究所畢業生升學以外,就業出路廣泛,畢業校友如服務鴻海、大立光、台積電、工研院、友達、新日光能源、群創光電、Google…等業界公司。研發人員則服務於中央研究院 、台灣科技大學等單位。
 
未來發展
本系發展方向注重培育光電領域的基礎和應用人才,致力於相關領域之學術研究,並在各學術研究重點方向尋求突破與發展特色。訓練具備基礎學理與實務能力之光電工程專業人才,以符合國內相關產業之所需,同時配合本校其他系所,在其他專業領域,從事跨領域的整合性研究。在研究上,本系在論文發表方面,質、量並重,論文發表數及獲得專利件數豐富將可預期,目前之發展重點為光電能源材料與元件,以此為基礎加強發展光電化學與光學應用。
 
未來五年發展計畫與願景

本系所為民國99年新成立之系所,已逐漸成為培育優秀光電科技人才及從事尖端研究之一流學術教研單位。學士班招生於民國99年開始,每年招收有志理工之大一新生45人;碩士班招收新生23人。 本系未來研究發展方向選定以「太陽光電」、「照明顯示與光電應用」為主軸。課程設計及研究亦將配合主軸方向集中師資設備,期於與五年內在選定之領域中,凝聚朝氣,開創新局,將東華光電打造成為國內外頂尖之研究單位。 未來五年,仍將結合本校電機、資工、材料、物理、化學、生物各相關系所的學術專長特色,充實光電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本學系具體發展方向如下:

  • 充實基礎學科教育,加強工程實作訓練。
  • 融合跨領域教育資源,擴展前瞻專業訓練,培養創新研發人才。
  • 結合『系所合一』的人才培育管道,拓展學術內涵,儲蓄研發能量,發展技術應用,強化五年一貫之學習研究體系。
  • 與產業及科研單位結盟,進行技術交流及人才培訓,善盡服務、開發之社會責任,發揮科研團隊力量。
  • 與國際著名大學合作交流,促進師生國際學習及研究計畫,開展為國際化教學及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