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學系宗旨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設立宗旨為培養具備材料專業知識之專門科技人才,使學生了解寬而廣不同領域的材料知識,培育人文素養與國際觀。 |
學系沿革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於八十六學年度成立研究所碩士班,八十九學年度成立大學部,九十一學年度成立研究所博士班。系所成員包含11名專任教師、1名技術師、1名助理以及300名學生。 |
學系特色 |
本系的特色是綠能科技的整合,分為環保與節能兩大類。如何將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於綠能科技上並予以整合是本系與他校系最大的區分。為達成此一目標,本系的做法是藉由教學、研究、以及師資篩選等工作而達成的,分述如下:
|
教學特色 |
依據本系之教育目標,發展本系的教學特色。分別敘述如下:
|
課程規劃 |
本系學士班學生須滿足校核心課程相關規定及修滿四個學程,學分達128學分以上方得畢業,學士班主修領域包含基礎科學學程 (22學分)、材料核心(一)學程 (27學分)、材料核心(二)學程 (21學分),校核心課程43 學分,專業選修學程包含先進材料學程 (21學分)、光電半導體學程 (21學分)。 本系碩博士班教學則著重以專業與應用課程的教授為主。碩士班最低畢業學分數 36 學分,包含專業必修12學分、專業選修24學分。博士班最低畢業學分數 34 學分包含專業必修16學分、專業選修18學分。 |
儀器設備 |
依據本系的教學及研究領域,本系設置教學實驗室、共同研究實驗室以及依教授個別專長設置研究實驗室。教學實驗室包含電子光電材料教學實驗室、金屬材料教學實驗室、陶瓷材料教學實驗室。共同實驗室包含解析型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奈米光觸媒與雷射製程實驗室、物性分析實驗室、電子顯微鏡實驗室、顯微結構與光電性質量測實驗室、機械性能實驗室、機械工廠、材料試驗中心。共同研究實驗室除放置材料基礎儀器外,亦放置精密儀器如解析型穿透式電子顯微鏡(A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X光繞射儀(XRD)、熱分析儀(DSC)、光致激發光光譜儀(PL)、氣相吸附表面積及孔洞測試儀(BET)、表面輪廓儀、分子束磊晶機等設備。完善的儀器設備裨供材料專業能力之養成。 |
研究特色 |
研究方面,本系之師資專長專精多元,從事深入的材料製程、結構分析、性質量測及功能應用等領域研究。而藉由系院與跨校合作方式,整合出以電子與光電材料、奈米材料、能源與環保綠色相關材料等三大主軸之研究,發展出材料製程、薄膜、光電量測、高分子合成、顯微分析等技術。本校之材料研究獲得WOS各項評比皆為台灣前15大,足見本系之研究發展潛能與高成就。 |
校友出路 |
本系於教學與研究上的成績卓爾出群並廣受肯定,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及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的系所評鑑。大學部畢業生多數選擇升學,錄取國立研究所接近100%。絕大部分畢業生於學成後投身於科學園區的半導體、顯示器、太陽能電池、LED、先進輕合金、先進環保無鉛銲錫等相關產業工作,良好的表現已樹立絕佳口碑。 |
未來發展 |
|